顯示具有 穿戴裝置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穿戴裝置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星期一, 3月 23, 2015

MW Watch開箱文 Part II

 

使用案例:自行車,游泳

 

這次測試MW Watch的自行車配件包含踏頻感應器和速度感應器。出門測試前,先把它們裝上我的自行車。

IMG 0844

 

說明書只有一張,看起來有點複雜,而且是英文版。幸好花點功夫看圖,就能夠搞懂安裝的方法。對於新手來說,還是有點小小的挑戰。

IMG 0895IMG 0896

 

安裝的過程很順利,設計得不錯,卡榫對位挺準確的。

Screen Shot 2015 03 08 at 18 45 50Screen Shot 2015 03 08 at 18 48 32 

 

大功告成後,接下來就是和手錶配對。可以選擇同時配對兩個感應器,或者是分開配對。

IMG 0891

 

實驗發現,最好配對的過程,稍微轉動踏板,讓車輪運轉的狀況下,手錶很快就抓到感應器的訊號。

IMG 0892

 

配對完成後,提醒大家記得設定自行車的輪周長。在有GPS訊號的狀況下,手錶會以GPS的軌跡來計算車速。但是處在如果沒有GPS訊號的場所(隧道,室內),車速的計算就要靠踏頻和輪周長這兩個數據。

IMG 0893

 

一切就緒後,開始出門測試!雖然四周都是高樓大廈,今天不到30秒就抓到訊號。

IMG 20150308 155756

 

出發前先來張留影,手錶固定在把手上,在白天光線下,依舊可以清楚地看到螢幕顯示。

IMG 20150308 155827

 

車子啟動後,各項數據開始讀進來,MW Watch顯示和騎車相關的資訊,和跑步功能一樣,總共有4頁的資訊。下圖是其中的第三頁,顯示到目前為止,熱量的消耗,平均心率和踏頻。(邊騎車邊照相實在是個高難度的動作,焦距模糊的部分,請各位多包涵)

IMG 20150308 160408 hdr

 

結束騎乘後,透過手機藍芽的功能,立刻將資料上傳到馬拉松世界。

Screen Shot 2015 03 08 at 19 11 32

Screen Shot 2015 03 08 at 19 10 29

 

接下來小弟停妥自行車,前往室內游泳池測試游泳的功能。在下水之前,您必須設定場地模式。目前MW Watch提供室內50公尺,室內25公尺,和戶外訓練(開放水域)三種選擇。在室內25和50公尺的模式下 ,不會使用GPS定位。只有在戶外訓練模式下,手錶才會開啟GPS。

IMG 20150308 165223 hdr

 

另外還要設定泳姿:自由式,蛙式或仰式。沒有蝶式的選擇。

下水游了幾趟之後,上岸看看手錶收集的數據。游泳的效率可以從平均划水數和Swolf這兩個數值顯現。

實驗的結果,覺得划水數的計算蠻準確的。有了這樣的工具,就不需要自己計算划水數。對於時間,距離,划水數,和效率等相關數字,可以在4頁的顯示中快速查詢。

另外,每游完一圈時候,手錶會自動發出嗶聲,在水裡依然清晰可聞。

IMG 20150308 171123

 

三鐵/二鐵的模式

目前MW Watch提供了自行車,游泳,和跑步的複合模式。您可以任意組合這三種運動和次序。

IMG 0970

 

以下是三鐵的模式

IMG 0971

 

或者是改成二鐵

IMG 0973

 

以二鐵的模式為例子,比賽總時間就是:騎車時間+T1(轉換時間)+跑步時間。

讓我們來看看MW Watch如何處理:

按下了開始二鐵運動的按鈕後,螢幕出現3個數字:第一行是總時間,第二行是騎車時間,第三行是騎車的距離(由於小弟以步行測試,所以距離只有1.08公里)。MW Watch在螢幕左下角提醒,下一個區段是T1。

IMG 0975

 

到了自行車的終點後,按左下方的按鈕,進入T1,螢幕的顯示第一行是比賽至今所花的時間;第二行是在轉換區的時間;MW Watch提醒下一個區段是跑步。

IMG 0979

 

完成轉換區的準備後,再按一下左下方的按鈕,就可以進入跑步模式。第一行仍然是比賽總時間,第二行切換成跑步所花的時間,第三行是已跑的距離。下一站就是終點了。

IMG 0980

 

結語

經過了近兩個月的使用,MW Watch逐漸成為小弟的主力運動錶。由於實在的功能設計和電池續航力,使得這隻GPS三鐵表可以擔當重責大任。

 

功能方面,特別是針對訓練的部分,這隻手錶提供了基本的功能。跑友也許會覺得間歇訓練的功能可以再加強,或者增加更專業的數據收集(垂直振幅,著地時間等等)。游泳的朋友可能會希望多增加泳姿的自動辨認。不過,市面上具有這些功能的三鐵手錶,價格往往是MW Watch的2倍以上。

 

如果您更看重後端平台的支援,甚至是社群的功能。馬拉松世界應該是目前數一數二的選擇。馬拉松世界的平台用類似臉書的方式,將上傳的運動資料以朋友動態的方式發佈。另外,您還可以將參賽的紀錄,跑鞋的里程數和運動記錄相連接,這些貼近台灣使用者的設計,使得MW Watch在同價位的產品中,多了一些競爭力。

(測試產品由馬拉松世界贊助,並在運動筆記同步刊出) 

 

 

 

星期六, 2月 28, 2015

MW Watch 開箱文 Part I

Ori 54698e72b3cc3

最近一兩年來,隨著GPS技術的成熟,製造成本大幅下降。GPS的應用從傳統的導航裝置逐漸向健康運動的領域延伸。加上全球瘋跑步的推波助瀾之下,穿戴裝置在這兩年開始流行。跑步的族群中對於GPS手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。

三鐵運動在這幾年,特別是在台灣,開始蓬勃發展。由於三鐵運動的高度專業性和訓練的複雜度,對於GPS手錶的要求也相對高。目前市場上的三鐵錶選擇不多,而且價錢往往從萬元台幣起跳。對於有心從事三鐵或是想從跑馬進階的朋友,這是一個不小的投資。

最近有機會接受MW的邀請,試用MW最近上市的三鐵錶 MW Watch。這隻三鐵錶提供跑步,游泳,自行車訓練的相關功能,而且價格相當平易近人。上市以後,就常常看到不少網友的開箱文。雖然小弟只是個三鐵運動的慕道者,希望能透過紀錄自己使用的心得,給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三鐵/跑步手錶的朋友一點參考。

接下來小弟將從幾個面向來測試這隻三鐵錶
  1. 產品性能,外觀
  2. 和配件的連結性:心跳帶,自行車配件,電腦,APP
  3. 使用案例1:跑步
  4. 使用案例2:自行車和游泳
  5. 結論
由於篇幅有點長,文章會分為兩次刊登。這一篇小弟為大家介紹產品、連接性和跑步的實際使用案例。第二篇則著重在跑步、自行車和游泳之間的三鐵運用和結論。 閒話不多說,我們趕快看下去吧:

1. 產品性能,外觀

MW Watch的外觀以黑色為主的塑膠材料構成,螢光色的標靶是GPS訊號的接收器,採用SiRF Star 4e GPS晶片。功能操作完全透過螢幕兩側的5個按鈕完成。另外內建ANT+晶片,所以只要您手中的心跳帶,速度感應器,或踏頻感應器支援ANT+,應該都可以和MW Watch連結。另外防水規格5 ATM,支援游泳的訓練。

Screen Shot 2015 02 24 at 00 05 10

小弟把手中的運動錶和MW排排坐(由左而右依序為:Adidas SmartRun, MW Watch, Garmin ForeRunner 15)。MW Watch的尺寸剛好落在中間,比SmartRun略小,比FR15略大一些。

IMG 0658IMG 0672

手錶的背面記載型號,流水號,製造地(台灣,喔耶!)。右邊的四個金屬點是充電的接頭。
Screen Shot 2015 02 24 at 00 14 25 

USB的充電線夾住手錶後,可以透過變壓區或電腦開始充電。充電夾和錶面接觸的地方有一個軟墊,避免在螢幕上造成刮痕。
這個充電線也可以和電腦連接,透過電腦上傳資料到馬拉松世界(www.marathonsworld)網站上,相信許多跑友對這個網站一點都不陌生。
IMG 0592

錶面和錶帶的接點處做得比較偏下面,應該能夠承受較大的應力吧,這種設計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,比較不容易發生斷裂的現象。
IMG 0586

表帶的部分,材料質感偏硬,以單爪的方式扣住。
IMG 0589

這隻手錶的外觀相當亮眼,黑色的底色加上螢光色的修飾,很難不讓人注意到它的存在。
其實,從打開包裝的那一刻開始,我心中就開始想:“到底這隻手錶適不適合在非運動場合配戴?男女都適宜嗎?”。
拿出實驗的精神,穿上長袖跑步服裝和西裝試試看。
IMG 0594IMG 0671
看起來,在休閒或創意工作的場合,這隻錶肯定不會突兀,即使是正式的商務會議裡面,帶一隻運動錶,好像反而帶來一點活力朝氣的感覺呢。

但是女生適合嗎?

這時候只好恭請女王出馬充當麻豆:
IMG 0661
實驗結果,看起來女生配戴也頗為帥氣。小弟建議,女生配戴MW的時候,錶面和手臂的比例要注意一下,最好實際試戴看看。

2. 和配件的連結性: 心跳帶,自行車配件,  APP, 電腦
2.1 心跳帶,自行車配件
這次MW提供的心跳帶是ANT+規格。帶子本身比較厚重,偵測心跳的感應器是橡皮的質料。 
 IMG 0829

使用心跳帶之前,需要先和MW Watch配對。實驗的結論是,配對的時候,最好將心跳帶穿上,MW Watch就可以很快地抓到訊號。
從以下的照片可以看到,除了心跳帶之外,這個畫面還提供和自行車設備(以ANT+方式配對),APP(藍牙方式配對)連結的設定。
IMG 0843IMG 0842
IMG 0845

這次的測試,還包括了自行車的速度感應器和踏頻感應器,我將在第二篇中測試它們的表現。
IMG 0844
2.2 電腦, APP
在MW Watch和電腦的連結之前,您需要先到 http://www.marathonsworld.com/artapp/software_download.php 下載應用程式
Screen Shot 2015 02 24 at 00 27 56

可惜的是,目前MW Watch只支援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。小弟的Mac系統只能乾瞪眼了。
不過沒關係,還是可以透過手機APP來上傳資料。其實,用了幾個星期之後,小弟覺得用APP上傳反而比較方便。
在App Store下載馬拉松世界APP,再將手機和MW Watch配對,接下來選擇“Read Log From Watch”,就開始上傳。
(附註:這個APP是中文版的。小弟因為從美國的App Store下載,介面文字才會跑出英文版的。)
IMG 0846

MW Watch和馬拉松世界網站的整合,可能時這隻手錶的最大優勢吧。如果不打算監控一些更專業的數據 (垂直振幅,著地時間,等等),MW Watch透過這個免費的網路服務,產生的圖表和統計數字,基本上已經滿足大多數跑者的需求。
Screen Shot 2015 02 24 at 00 32 46Screen Shot 2015 02 24 at 00 34 01


3. 使用案例1: 跑步 

在把玩了一段時間之後,小弟決定戴著MW Watch出門跑步。為了測試GPS的精確度,在不同氣候狀況下出門,也選擇不同的路況。 

第一步,出門前,先讓GPS開始定位
IMG 0849
IMG 0851

MW Watch的跑步選項相當多樣,除了基本路跑(也就是自由跑),還可以設定距離,時間,配速跑,預定消耗的卡路里,間歇訓練,全馬,半馬。

以預定消耗的卡路里的跑步來說,假設您這次預計燒掉300大卡的熱量,配合您的年齡,體重,再加上心率和速度的監控,MW Watch可以精確地算出消耗的熱量。如果慢慢跑,可能需要跑個40分鐘才達標,但是如果卯足全力衝刺,也許20分鐘就可以收工回家了。

這樣以來,完全不必自己拘泥在時間或距離的換算,讓MW Watch來操心就可以,看起來是個瘦身利器。
IMG 0852

從家裡按下搜尋GPS衛星的功能,走到外面沒多久,就抓到信號,Go!
IMG 0856

MW Watch可選擇的訊息相當的多,根據MW的技術手冊描述,MW Watch內建48種資料欄位,其中有42種資訊(速度,距離,心跳,踏頻,高度)可以顯示在手錶上。所以游泳,自行車,跑步這三項運動,都可以有4個頁面來顯示這些資訊,每個頁面可以顯示3項。當然,這些設定都可以在手錶上完成。
IMG 0859IMG 0860IMG 0861

至於GPS的精確度,在空曠的河濱步道上,GPS的路徑相當準確,而且省電。打開省電模式,跑完21公里的LSD後,發現電力也才掉了1/4。
Screen Shot 2015 02 23 at 16 54 04


不過,當跑到操場的環境下,GPS路徑就有點不太妙了。下面的這個圖片,是在200公尺的小操場,MW Watch設定在省電模式,開始跑步的結果。小弟的Smart Run和FR15也有類似路徑飄移的問題。
Screen Shot 2015 02 23 at 16 55 16

據我所知,許多GPS手錶為了省電,會減少和衛星接收資料的次數。舉例來說,Smart Run在省電模式下,會從一秒接受衛星資料一次延長為五秒一次,雖然節省了電力,往往會造成路徑的不穩定。MW Watch應該也是用類似的方法來省電。所以,為了慎重起見,小弟又在同一個地點,關掉省電模式,得到了以下的路徑圖,看起來,偏移的問題就完全消失了。

Screen Shot 2015 02 26 at 22 56 49


以MW Watch目前的電力表現來看,除非是拿來跑超馬,不然,應該不需要啟動省電模式的。


以上就是Part I的測試囉,MW Watch的跑步功能相當實用。小弟對於一些貼心的小功能相當欣賞。對於有心控制步頻的訓練的跑友,應該會很喜歡內建的節拍器功能。電力續航力和GPS的快速鎖定,也是兩個亮點。

如果真要雞蛋裡挑骨頭,小弟會覺得MW Watch的功能在處理間歇訓練比較單薄。MW Watch的間歇訓練以距離為基準,恢復(休息)期則以時間為基準。


Screen Shot 2015 02 26 at 01 41 17


這樣的功能對於習慣用心率或時間來控制間歇訓練強度的跑者來說,使用MW Watch會比較麻煩。

例如:如果今天您打算用M心率跑20分鐘,再用E心率跑20分鐘,反覆2次。您沒辦法直接在MW Watch上設定。您必須將M和E心率的配速,各別換算成20分鐘所對應的距離,再輸入MW Watch,多了一道轉換的手續。

如果您的間歇訓練計畫不是以時間或心率為基準, MW Watch作為一支跑步表,應該可以應付您的需求。


以上就是Part I的測試囉,下一篇,小弟將測試騎車和游泳的功能了,下次見!


(測試產品由馬拉松世界贊助,並在運動筆記同步刊出)